我是胡志民,一个“坐不住”的人。从小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有浓厚兴趣,尤其喜欢骑上自行车走街穿巷,领略城市的风土人情。随着年龄增长和视野的拓宽,保留骑行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大家分享,成为我心中的梦想。1983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海鸥DF”,这是国产第一款民用135相机。从此,拍照成为我人生最大的乐趣。
胡志民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发展
2002年底,当得知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的那一刻,我公司所在的大楼周围热闹非凡。因为单位正好在浦西世博园区边界的半淞园路,是否动迁的猜测不绝于耳。那时候我每天都能透过办公室窗户用相机记录2010世博的脚步,从江南船厂的动迁到园区建设初见端倪,开幕后人山人海的观众,再到休园期间的秋风萧瑟,都成为我照片的主角。
上海世博会拉脱维亚馆
2009年,我们公司承接了世博园区拉脱维亚馆监理项目,有机会亲历世博园场馆的建设工作,对我来说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当时,我作为公司主管领导,几乎每周都要亲临世博工地,参加各种工程协调会议,帮助项目部解决各种工作难点。在确保项目按质如期完成的同时,我用镜头记录了各种精彩的瞬间。
浦江两岸夜色
世博会期间,由于公司地缘、我的摄影爱好以及对世博场馆熟悉等因素,不管是上级领导、业务客户、亲朋好友还是单位同事,只要去参观世博园区,都喜欢拉上我陪同。这段时间,我隔三岔五就要到园区跑上一圈,亦成为世博的义工、导游兼摄影。
世博园区璀璨的夜空
虽然2010年世博会闭幕至今已有10年,我公司也已搬出世博板块,但是“世博”从没离开我的视线。作为一个摄影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是我“城市筑梦人”系列拍摄作品表达的内涵。现在,我更关注后世博的建设变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前滩中心大厦等一批新地标大楼已成为我拍摄的重点。
胡志民镜头记录下的世博“筑梦人”
这组照片是我用镜头记录下的金砖银行大厦以及前滩中心大厦(拍摄时间: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的建设者们工作的场景,他们用平凡的身姿铸就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缔造出一项项伟大的业绩。
我虽然没有选择摄影作为职业,但作为参与城市建设的一员,职业和爱好的结合,让我在工作中充满了干劲,行业上的便利更是为我拍摄更多有震撼力、有感染力的画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用镜头记录城市发展变化,展现建设者的风采;用心聆听城市故事,让观众分享身边的感动——这就是我追求的摄影意义。
编辑:吴珏晨刘娟
供稿、图片:胡志民
相关新闻
璀璨灯光照亮世博园|“拾忆十年·筑梦前行”征集作品展示(十五)
飞跃万里在世博遇到你|“拾忆十年·筑梦前行”征集作品展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