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的自然城市

日期:07-09-2020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2010年7月9日,上海世博会迎来了新西兰国家馆日。新西兰馆的主题是:“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

  

  

  新西兰馆外景

  

  

  新西兰馆夜景

  新西兰国家馆的外形如同飞翔的翅膀,其灵感来源于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前低后高的设计,让参观者可以顺着坡度一路径直进入展馆。

  

  

  

  

  

  

  新西兰馆内景

  馆内一系列多媒体视频都展现着新西兰的城市生活,最高层的屋顶花园更是适合参观者们在此感受自然的气息,大量的绿色自然植物呼应着展馆主题“自然之城”。

  

  

  新西兰馆的独木舟“蒂卡卡诺”

  这艘独木舟叫“蒂卡卡诺”(Te Kakano)。这个名字来源于毛利语里的“种子”,代表着刚刚萌芽的文化交流项目。独木舟长10米,宽3米,取材于一颗树龄约3500年的珍贵贝壳杉树。在新西兰完成了早期的制作后,“蒂卡卡诺”被送进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并由许多新西兰的著名木雕艺术家们继续雕刻,直到完工。

  

  

  馆日活动现场

  7月9日,新西兰国家馆日活动隆重举行。“自然之城”的艺术家们为现场来宾献上了精彩表演,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新西兰原住居民所表演的“毛利舞”。这是一种以动作、拍打配和叫声的团体舞蹈,表达对于来宾的热情欢迎、也时常用于一些特殊重要的场合。

  

  

  

  传统的毛利舞表演

  

  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

  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出席了馆日活动并在仪式上致辞。约翰·基表示,新西兰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友谊,因此,参与世博对新西兰来说非常关键。新西兰是率先签订世博参展协议的国家之一,之后采用创新设计打造出新西兰国家馆,介绍新西兰清洁、绿色的理念以及良好的投资商业环境。

  

  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中国馆屋顶拍摄世博园区景色

  

  我带来了新西兰人民最真挚的祝福。

  ——约翰·基


  编辑:方临秋

  摄影:朱弘强、项欣荣、徐洁晨

  图片来源:世博外事、世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