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以“设计未来社会,让生命绽放光彩”为主题,展现出多元融合的鲜明特质。2025年10月9日,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更智慧,更艺术,更关怀:城市更新的未来”大阪世博会主题周活动在世博园内顺利举办。世博馆馆长刘文涛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致辞,活动邀请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学委会主任、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建筑设计总部国际设计部门设计总监砂田哲正,中国当代艺术家、漫画家Tango(高幼军),Code-a-Machine总裁、大阪艺术与设计节总监增井辰一郎,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高长军,分享超大城市可持续更新案例和经验,同时推介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由《Wallpaper*中文版》主编、友谊万岁合伙人邓圆也主持。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世博会与城市的关系密不可分,世博会的举办常常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上海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大阪世博会以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使命,是开展相关对话交流的绝佳平台,通过形式多样、充满人文关怀、含有高科技手段的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次活动邀请中日知名规划、建筑、艺术、策展领域专家相聚大阪世博会,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通过交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注入新解。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前常务副校长伍江以“上海‘一江一河’工程: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为题,分享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如何将“工业锈带”转化为“生活秀带”的实践路径。他指出,上海拥有黄浦江与苏州河两条“母亲河”,过去数十年间,通过外滩交通地下化改造、2010年世博会场地转型、徐汇滨江活化等项目,实现了从“经济优先”到“公共空间优先”的理念转变。他还回顾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发展对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落地黄浦江唯一内陆岛——复兴岛,以“量子城市复兴未来”为主题,在9天内吸引超8万名访客。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建筑设计总部国际设计部设计总监砂田哲正则从跨国协作视角,分享了日建设计参与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的经验。该项目位于黄浦江畔,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如今通过“三轴三带”空间布局与“微笑曲线”天际线设计,整合了19万平方米地上空间与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实现了从物流中心到亚洲最大传媒产业hub的转型。砂田哲正强调,这种“无围墙城市”理念,既保留了上海的产业基因,又注入了开放共享的现代城市精神,目前东京造船厂更新项目已借鉴该模式。
艺术家、策展人高幼军(Tango)则以“艺术为城市注入温度”为切入点,分享了他用创意连接人与空间的实践。2023年上海旧区改造中,他发起“街猫计划”,将留守猫咪的照片贴在居民曾居住的墙体上,吸引超1.4亿人次在线关注,带动老居民重返社区;在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他的艺术作品《猫的叠加态》,设计了AR猫形装置,让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在复兴岛的工业设施旁“看见”猫咪与起重机互动的趣味场景。
Code-a-Machine总裁、大阪艺术与设计节总监增井辰一郎,带来了大阪在城市更新中“以文化激活社区”的独特经验。他介绍,大阪艺术与设计节自2023年起,由百货公司、铁路企业等民间力量主导,每年5-6月在大阪地铁御堂筋线沿线65个场地举办,2025年吸引8.2万名访客、760个创作团队参与。活动坚持免费开放原则,“我们希望艺术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唤醒市民文化认同的触发器,这与大阪世博会‘生命绽放’的主题高度契合。”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2023年执行策展人高长军,则从“事件驱动更新”的角度,探讨了中日城市更新的差异与共性。他认为,上海的更新注重“政策引导+市场协同”,比如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复兴岛项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体育局、杨浦区政府等多部门联动,期间还将举办音乐节、市集等活动,希望通过“临时活动”激活“永久空间”,让城市更新不止于物理改造,更成为生活方式的革新。
在互动研讨环节,中日专家还围绕大阪世博会展馆的可持续设计启示展开热烈讨论,并进一步分享了中日城市更新中值得互鉴的经验。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继承发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十年来始终以空间营造、艺术植入、大型文化活动激活存量空间,生动呈现上海在城市转型与品质提升中的积极探索,为“人民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此次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借大阪世博会全球平台,联合举办“更智慧,更艺术,更关怀:城市更新的未来”主题周活动,不仅助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品牌走向国际,更以“一江一河”转型、复兴岛更新等诸多实践为蓝本,向世界传递城市更新的“上海方案”。这场中日专家齐聚的跨国对话,既为可持续城市发展凝聚多元智慧,也为全球城市更新领域的经验互鉴与未来合作搭建桥梁,让世博精神在推动城市迈向更美好未来的进程中持续发光。
摄影|张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