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上海日,《石库门的新生》首展亮相世博会博物馆!

日期:10-13-2025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海派文化创新意!瓷板画带你憧憬未来石库门

  2025年10月11日下午,世博会博物馆前厅内十二幅《万国建筑博览|石库门的新生》瓷板画在灯光中依次点亮,仿佛为本次开幕活动拉开了一道道通往历史与未来的门廊。本次展览展品通过对石库门建筑范式的解构与重组,梳理出一条可视化、在地性的海派文化发展脉络,以视觉化的追溯与艺术化的重构,为观众搭建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想象基础,让石库门这一城市记忆的符号,在当代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

图片

  走近作品,观众会立即被瓷板画中那一扇扇宏伟的“门”所吸引。形制或如拱门,或似宫殿大门,立柱高耸挺拔,柱头装饰繁丽,门楣上排列着人物雕像,姿态各异,似在交流,又似正在演绎某种神秘的仪式。作品整体借鉴了欧洲古典主义的秩序与庄重,但细节中却不断闪现出海派装饰的变形与夸张:青绿、朱红、米白交织出强烈的对比,繁复的纹饰与抽象图案让人目不暇接。

图片

  石库门不仅作为建筑的基本形制,更象征着城市记忆的过渡与文化身份的重生,既是居住的容器,也是城市文化身份的门户。青年艺术家冯彬以纪念碑式的视觉语言,将石库门转译为一个关于文化更新、城市记忆与时代精神的象征。观众在作品前,既能感受到石库门背后的历史厚度,又能直面它在当代艺术中被激活的可能性。

图片

  当展厅内十二扇“门”一同展开,它们邀请观众去观看,去进入,更去思索:在石库门的门楣之后,新时代上海与世界的关系将如何被讲述?而我们,又将从这些“新生”的门扉中迈向怎样的未来?

海派风情“活”起来!独脚戏+魔术带你走进现代石库门

  《石库门的新生》冯彬海派工笔瓷板画首展开幕当天,陈靓独脚戏专场首演也齐齐亮相世博会博物馆!本场节目由上海知名喜剧演员陈靓携手知名青年魔术师俞嘉炜共同合作,融合了非遗项目——单口独脚戏与魔术等表演形式,以诙谐幽默和奇妙惊叹的双重体验,带领观众走进石库门的百年风貌。

图片

  石库门,被誉为海派建筑的标志。陈靓在舞台上用地道的沪语,把“石库门里老房子的小日子”演绎得活灵活现:楼下厢房里邻里串门的热闹、石板路上传来的吆喝声、煤球炉子飘出的饭菜香气……一个个生活细节在他的叙述中活了起来。他善于在表演中抖“包袱”,寥寥几句就能让全场笑声不断。观众听着听着,不仅捧腹大笑,还仿佛回到了那个弄堂里烟火气腾腾的年代。

图片

  节目中,陈靓别出心裁地演唱了一段沪语歌曲。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出由青年艺术家冯彬精心设计创作的12幅瓷板画。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还穿插了沪港澳青年魔术师俱乐部会长俞嘉炜的魔术表演。他用上海话带来了一段轻松的喜剧魔术,并设计了一个观众参与的心灵互动环节,让全场气氛更加热烈。魔术与独脚戏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把石库门的海派风情演绎得更为生动。

图片

  本次节目还同时结合了舞美投影与人工智能(AI)技术,将石库门的历史风貌与未来设想直观呈现:既有老上海弄堂的亲切感,也有智慧城市的现代感。过去与未来,在舞台上交织,让人感受到“建筑会说话、城市有温度”。

  陈靓表示,本场节目的表现形式,是对独脚戏鼻祖开创戏法融合的致敬。

图片

  本场节目和展示,不仅是一段演出,更是一场文化艺术的体验。观众在笑声、歌声与惊叹声中,回望石库门的百年故事,也憧憬着未来的城市生活。

  背景介绍

  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自2020年世界城市日创办以来,社会各界及媒体都给予了极大肯定与关注。由上海市黄浦区档案局(馆)组编,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组委会主任陈瀚波编著,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作序,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2015米兰世博会总规划人及命题人、米兰三年展基金会主席博埃里题写寄语,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反映石库门城市更新优秀成果的《石库门的新生》一书(中英文),已于2024年8月17日在上海书展举办的2024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首发,并荣获由上海市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的2024第十九届“银鸽奖”优胜奖。

图片

  2025年上海石库门城市更新论坛成果展暨《石库门的新生》大阪·关西世博会纪念版首发式已于8月29日在大阪·关西世博会园区内国际组织联合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出席致辞。今天是大阪·关西世博会上海日,我们在上海以《石库门的新生》一书为创作源泉,同步呈现一场海派文化之美。

  本次活动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淀山湖论坛发展促进中心主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校友会协办,上海海派石库门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窗宇画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供稿|展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