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艺术家威廉·莫里斯在一个闲暇的早上,偶然看见小鸟们蹦跶着跳上枝桠偷偷地采摘他院子里的草莓,顿时被这个鲜活可爱的画面打动,决心要把这一幕长久地留下来,于是——
“草莓小偷”家居纺织品
威廉·莫里斯设计莫里斯公司制造
伦敦制造约1883年靛蓝拔染木刻印花棉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草莓小偷”是威廉·莫里斯最著名,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纺织品图案。最初用于刻印的梨木木板在磨损后便被更换。莫里斯避免使用现代的煤焦油染料,他认为这种染料会产生“可怕的颜色,粗糙、乌青且廉价,是每个有品位的人都会厌恶的”。这件纺织品使用靛蓝染料印制,这是一种亚洲常用的植物染料。莫里斯非常欣赏这种染料所呈现的颜色深度和细节清晰度,并亲自监督了这件纺织品的首次制作。
艺术特色
“草莓小偷”木刻印板
这幅作品表现了画眉鸟偷食庭院中草莓的瞬间,运用简洁圆润的曲线描绘出活泼可爱的小鸟,伸展的枝叶使画面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具有呼之欲出的运动感。
《草莓小偷》局部图
底纹:当我们沉浸于莫里斯“使机械顺应人性光辉”的坚定信念之中步入展厅,聚光灯下,原作跃然眼前,其靛蓝基底宛若夏夜星穹,深邃而迷人。藤蔓以黄金分割的韵律优雅地铺陈于墙纸之上,每一转折、每一延伸,皆蕴含匠心独运。左侧藤蔓借鉴波斯细密画的“无穷纹”图案,绵延不绝;右侧则巧妙融入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曲线,力学与美学在此交汇。
草莓:而最令人叹为观止之处,莫过于那37颗草莓,它们隐现于叶片之间,如同自然界的秘密宝藏。莫里斯精心安排草莓的成熟度,使得最丰硕的一颗恰好悬于画眉鸟喙尖三毫米之处,营造出一种永恒的期待与静谧之美。
鸟:这只被昵称为“小偷”的鸟,实则承载着莫里斯深邃的美学思考。其羽翼设计,巧妙融合了中世纪手抄本中神鸟图腾与日本浮世绘的留白艺术。颈部扭转137度的精准角度,既展现了捕食瞬间的动态美感,又不失为装饰艺术的典范。当人们用紫外线灯轻拂鸟瞳,一抹极其细腻的工人侧影悄然浮现,这不仅是对“艺术窃贼”的一种幽默解构,更深刻揭示了莫里斯的核心理念:非鸟窃果,而是劳动者应得的权益之呼唤。
此外,结合展厅内精心复刻的“红屋”一角,进一步阐述了莫里斯如何将社会主义理想融入到纹样设计之中。每一图案,皆是对劳动者的崇高致敬,是献给平凡英雄的赞美诗篇。
凯姆斯科特庄园 19世纪末
如此,莫里斯的“草莓小偷”图案,不仅是一幅视觉盛宴,更是思想与情感的深刻表达,是对人性、艺术与劳动价值的深刻反思与颂扬。
影响和传承
1.设计领域
社会一直在前进发展,经典也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经过工业革命的风雨洗礼和一百多年的岁月沉淀,威廉·莫里斯“向自然学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仍影响着当今社会人们的衣、住、食等方方面面。
西班牙品牌LOEWE在其2017年秋冬系列的设计上就使用了莫里斯最经典的四个图案:草莓小偷、狐狸、莨苕叶和忍冬花。这一系列的夹克、手袋、丝巾和毛衣等单品设计打破了以往秋冬时尚的沉闷,将不断重复的亮色细节与抽象的古典图案印花大胆结合,从当代朋克美学的角度重新诠释莫里斯图案之美。2018年,HM瑞典服装品牌和莫里斯公司合作推出秋冬系列设计,为还原复古时尚,每件衣服都添加了莫里斯元素。
罗意威(LOEWE)于2017年推出的
“威廉·莫里斯”系列
图源:罗意威(LOEWE)官方微博
威廉·莫里斯在《论艺术的目的》中这样设想未来,“为了减轻人的劳动,机器将会一直发展下去,直到大批人获得真正闲暇来享受生活的愉快”。在著作《乌有乡的消息》中,他也表达了这种人类减少劳动,获得解放和自由的愉快设想。
实际上,今天的设计师们已经感受到了莫里斯对技术发展的预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设计师该如何平衡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如何通过技术催化艺术?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是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还是使用者?对于设计领域的发展而言,莫里斯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公众的生活美学
威廉·莫里斯的《草莓小偷》诞生于19世纪,却像一粒穿越时空的种子,在当代普通人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它不仅是博物馆里的艺术品,更悄然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美学的认知。
家居革命:从“能用就行”到“美是刚需”
许多快时尚品牌与《草莓小偷》的联名款热卖,印证了莫里斯的理念——普通人也有权用艺术装点生活。那些印着藤蔓与画眉鸟的抱枕、餐盘,让“美”从奢侈品变成触手可及的日常。
你的生活痕迹:是否曾为一块窗帘的图案纠结整晚?选购餐具时,是否在意花纹与餐桌的搭配?这些选择背后,都有莫里斯美学革命的影子。
消费觉醒:从“机器制造”到“手工温度”
是否愿意多花50元买手作陶瓷杯?看到“植物染”“古法工艺”标签是否会心动?这些细微决策,似乎正是对“不完美”价值的重估。
目前,与《草莓小偷》相关的文创也在热卖中.....
威廉·莫里斯的《草莓小偷》掠过三个世纪告诉我们:
机械可以复刻图案,但唯有生活才能偷走美的瞬间。当工业逻辑企图将人间驯化成精确的刻度,那些在杯沿流转的藤蔓、在窗帘上振翅的鸟鸣,正以温柔的反叛,为每个凡人开具救赎的处方。
威廉·莫里斯
“过去不会消亡,它就活在我们中间,活在我们创造的未来里。”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参考国家艺术杂志公众号
【2】孔非凡,许传宏:艺术与技术:莫里斯设计实践中的美学思想探析
【3】梁信:“草莓小偷”与工艺设计美学
【4】李海冰,杨倩:威廉·莫里斯图案中的自然主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