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读者活动丨上海世博会15周年·解读世博园区的转变密码

日期:04-16-2025

  入春以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再度成为网红打卡点,网友戏称:“阳光灿烂的周末,这里长满了晒太阳的人类”。

市民周末来到世博文化公园内赏樱、露营、登山

图片来源:小红书

  从公园的名字不难发现,这片都市绿洲所处的浦东滨江核心地区,正是15年前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原址。

图片来源: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官网

  当年,这里是世博园区内的“顶流”地块之一——C片区,来自欧洲、美洲、非洲的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都聚集于此。如今,原先的法国馆、意大利馆、俄罗斯馆和卢森堡馆共4座被保留下来并拥有全新身份的展馆,仍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2010记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C片区全景

图片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世博会园区C片区内部分展馆

图片来源:世博会博物馆

  那么,上海世博会闭幕后,这一充满着商机的近2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何被打造成了公园?一个公园又是如何体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展现城市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注释的?

双子山(左)园内4座保留并改建展馆(右):

图片来源: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官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15周年之际,世博图书馆荣幸地请到“城市更新·地方样本”系列丛书的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曹嘉明先生,以“城市更新样本:世博文化公园”为题,讲述上海世博会后园区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故事。

  嘉宾介绍:

曹嘉明

“城市更新·地方样本”系列丛书主编

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学会会刊《建筑实践》主编

  推荐书籍:

书籍信息

《城市更新·上海样本》

中国建筑学会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世博图书馆馆藏文献

  《城市更新·上海样本》是“城市更新·地方样本”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丛书编委会由多位院士、大师、专家组成,梳理近年来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典型案例和运行模式,提炼出内在逻辑奉献给读者。案例解读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近年来上海地区在城市更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活动时间】4月19日(周六)下午14:00

  【活动地址】游客服务中心三楼青年中心

  【参与人数】50人

  供稿|文献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