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丝绸博物馆 本报记者 冯芃摄
近日,南京市博物总馆旗下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南京中国城墙博物馆,分别与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南京奥体匹克博物馆、南京钰缘泉博物馆签订帮扶协议。今后,这3家国有博物馆将以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在藏品保管、陈列展览、人才培训等业务领域为民办博物馆提供全方位支持。
目前,我市共有86座博物馆、纪念馆,其中经市文化(文物)部门批准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10家左右。相比“大而全”的国有馆,民办博物馆的特点是“小而精”,展览主题和藏品资源特色鲜明,是我市博物馆体系的有益补充。不过,受到场地、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我市民办博物馆普遍面临专业化程度低、观众量少、运营负担重等发展困境,生存状况堪忧。
去年3月,我市颁布实施《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鼓励国有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保管、陈列展览等业务活动实施帮扶,推动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此次签约提供帮扶支持的3家国有博物馆,将利用自身在藏品保管、展陈策划、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场馆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为民办博物馆的运营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与城墙博物馆结对的南京钰缘泉博物馆成立仅1年多,以古代瓷器、陶器、玉器为主要陈列,其馆址就在明城墙集庆门城楼内,此次牵手可谓“天作之合”。城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方签订的帮扶协议涉及博物馆运营的各个方面。比如,为钰缘泉博物馆的藏品保管、修复提供专业指导;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联合办展的形式丰富民办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等等。
位于菱角市66号国创园内的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今年5月刚刚对外开放,该馆收藏各类丝绸文物、丝绸制品及文史资料等400余件,以实物、复制品、模拟场景、多媒体互动等手段再现江南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针对丝绸类文物质地脆弱、不易保存的特点,江宁织造博物馆将就藏品的保管、养护为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提供专业指导。比如,展柜内的丝织品需要怎样的温湿度和照明条件、多久需要换展进入库房“休眠”等。
一揽子实招让民办馆“迎来春天”
国有博物馆一对一帮扶、免费开放可获资金扶持、纳入旅游线路……为了丰富社会公共文化供给,去年3月施行的《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拿出了一揽子扶持举措,让民办博物馆“迎来春天”。
【享受国有馆同等待遇】依法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在行业准入、等级评估、职称评定、科研活动、陈列展览、学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待遇。
【免费开放年年有补助】对实行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根据展览面积、藏品数量、免费开放天数、年参观人次等指标给予补助,平均每馆每年20万元。
【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藏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依法向非国有博物馆提供捐赠。非国有博物馆在接受捐赠和其他非营利收入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更新展陈最高补贴30万元】非国有博物馆更新陈列展览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经审核认定,按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30万元/次。举办临时展览活动,根据展览时间、展品数量等,经审核认定,按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10万元/次。
【晋升三级馆奖励50万元】对晋升为国家三级以上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纳入旅游线路带动人气】市、区旅游部门要把具备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纳入旅游线路,开展非国有博物馆文化旅游活动。
本报记者朱凯